角色血量的恢复是维持战斗力的关键机制。游戏设计了多种恢复血量的途径,包括食物补给、神像供奉、角色技能和特殊状态触发等。这些方法各具特点,适用于不同战斗场景和探索阶段,合理运用能显著提升生存能力。
食物恢复是最基础且灵活的血量补充方式。玩家可通过采集野果、狩猎动物或烹饪制作各类料理,包括直接恢复型食物如苹果、日落果,以及持续恢复型料理如蒙德土豆饼、火火肉酱面等。背包中的食物可随时使用,但战斗中存在冷却时间限制。部分高阶料理还能提供复活功能,是冒险途中不可或缺的补给品。食物来源广泛,但需要玩家主动收集材料和掌握烹饪配方。
七天神像作为地图关键设施,提供稳定的群体治疗功能。与神像交互后,玩家可自由选择恢复比例,最高可补充至满血状态。这种恢复方式不消耗任何资源,但受限于神像的恩泽值储备,恢复量会随使用逐渐耗尽,需等待时间自动补充。神像分布在各区域核心位置,适合探索间隙集中治疗。部分特殊环境如雪山地区,神像还能缓解严寒状态的负面影响。
特定角色拥有直接的治疗能力,构成队伍中的专业恢复体系。芭芭拉、琴、诺艾尔等角色通过元素战技或爆发技能,可产生单体或群体治疗效果。这类技能往往与角色生命值或攻击力属性挂钩,培养强度越高恢复效果越显著。相比其他恢复方式,角色技能在战斗中实时生效且无额外消耗,但需要考虑元素充能效率。部分武器特效如击杀回血属性,也能提供辅助恢复效果。
当角色经验值满级升级时,会立即恢复至满血状态。这种特性在低等级阶段尤为实用,可节省大量治疗资源。但随角色等级提升,升级频率降低,该方法的实用性会逐渐减弱。脱战状态下在城镇区域会缓慢自动回血,适合非紧急情况下的血量补充。这两种被动恢复方式虽效率有限,但能有效减少主动治疗资源的消耗。
在龙脊雪山等极端气候区域,击碎深赤之石可获得短暂抗寒与微量回血效果。类似机制也存在于部分副本和秘境挑战中,表现为场地内的治疗光环或机关互动。这些设计既增强了地图探索的策略性,也为玩家提供了应急恢复手段。需环境互动通常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持续时间,需把握使用时机。